跳转到路径导航栏
跳转到正文内容

四川广元旅游景点推介:皇 泽 寺

http://www.sina.com.cn  2011年05月18日11:14  新浪世园

 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,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——武则天的祀庙皇泽寺,座落在四川广元市城西一公里的嘉陵江西岸。皇泽寺景区占地面积128亩,建筑面积5千余平方米,由寺院区、石刻区、陈列馆区、游人中心区、停车场区等几部分构成。

  皇泽寺背靠乌龙山,面临嘉陵江,风景绝佳。

  乌龙山因武则天乌龙感孕而得名,山顶松柏常青,四季长绿。嘉陵江水在皇泽寺前形成一个回水湾,深深水碧,司马光曾赋诗称赞说:“髻鬟乌龙翠,衣带嘉陵碧”。清代广元县令张庚谟写有“亭自江心见,泉从佛顶来”的诗句,形象地描述了皇泽寺依崖而开,泉水淙淙,亭台楼阁倒映江中。因此,从古到今,皇泽寺都是广元地区绝佳的风景之一。

  皇泽寺寺庙创建于北魏晚期,历经北周、隋、初唐的不断发展,渐成规模,至盛唐时达到鼎盛。公元690年,武则天称帝后,为纪念自己的龙兴之地,赐名“皇泽”,并刻真容像于寺内,寓其“皇恩浩荡,泽及故里”之意,皇泽寺自此得名。寺庙从创建距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。

  寺内现有二圣殿、武氏家庙、则天殿、大佛楼等建筑,供奉有武后真容像及唐高宗、武则天二圣像和武则天父母武士彟、杨氏之像。现存的北魏晚期至唐代的57个龛窟,1200余尊摩崖石刻造像,是国务院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皇泽寺景区是文化部2004年命名的全国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,是2006年命名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。

  唯我独有,武氏真容石刻全国仅此一尊。

  则天殿内陈列的武则天真容石刻雕像高1.8米,由整块砂岩雕凿而成,距今已有1300余年。

  武则天神态安详,结跏趺座,头戴高宝冠,冠中饰坐佛,颈佩项圈,胸饰璎珞,披帛自双肩下垂绕体侧,双手于腹前施禅定印,表现的是武后老年的形象,寓意其是菩萨转世以及晚年登基做皇帝这一史实,这也是国内唯一的一尊武后真容石刻像。

  殿内还陈列有“大蜀利州都督府皇泽寺唐则天皇后武氏新庙记”碑,后蜀广政二十二年(公元959年)昭武军节度使李奉虔所立,碑高89、宽90、厚21厘米,碑阳自左至右竖书29行,碑阴自左至右竖书25行,遇敬语则空三格。该碑对研究皇泽寺的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,也是郭沫若先生考证武则天生于广元的重要依据之一。

  二圣临朝,武则天展现政治才能。

  《舆地纪胜》卷184“利州”记皇泽寺有“唐高宗、则天真容”,皇泽寺二圣殿即据此恢复。

  大殿中央供奉唐高宗、武则天真容铜像,两侧选择了高宗、武周朝时期著名的大臣作为陪侍。史书记载:麟德元年(664年)后,每次上朝议事,帝坐于东间,后坐于西间,政无大小,皆于闻之,天下大权,悉归中宫,生杀大权,决于其口,天子拱手而已,中外谓之“二圣”。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十分罕见的现象,充分显示了武则天卓越的政治才能。

  南北交融,皇泽寺石窟艺术独具特色。

  皇泽寺现存的57个龛窟,1200余躯石刻造像,始凿于北魏晚期,历经北周、隋代的发展,到唐代时达到极盛。皇泽寺摩崖造像对研究四川地区佛教的传播路线、造像题材和风格、人们的宗教信仰都提供了详实的资料,具有极高的历史、科学、文化、艺术价值。郭沫若先生曾赋诗称赞说:“广元皇泽寺,石窟溯隋唐。媲美同伊厥,鬼斧似云岗”。

  45号“中心柱窟”,亦称支提窟,开凿于北魏晚期。窟室三壁三龛,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,龛顶雕七佛八飞天,三壁上部平面处浮雕千佛,中心柱由塔基、身、顶三部分组成。该窟雕刻精细、结构巧妙,是皇泽寺现存最早的一窟造像,也是四川地区唯一的一座中心柱窟。

  28号“大佛窟”,窟高6.86、宽5.55、深3.6米,窟内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,龛口二力士,窟室后壁浮雕人形化天龙八部护法神像。

  大佛窟布局合理,是皇泽寺规模最大、内容最丰富、雕刻技艺最精湛的洞窟。是国内唐代石刻造像的艺术精品,对于我们研究唐代佛教造像的风格及其演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,具有极高的科学、艺术、研究价值。

  民风绝唱,宋墓浮雕石刻再现传统之美。

  寺内陈列的宋代墓室浮雕石刻,刻有古代“二十四孝”图和民间伎乐歌舞图,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。

  宋墓浮雕石刻人物,是研究宋代美术史的宝贵资料;石刻伎乐图为研究南宋大曲、杂剧的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形象资料;石刻生活图是当时当地人民生活的生动再现;石刻中仿木结构的门、窗、斗拱等,又为我们研究四川地区的宋代建筑保存了重要的史料。

  农事经典,蚕桑事图光耀史册。雕刻于清道光七年(公元1827年)的“蚕桑十二事图”由十三块碑石组成,长7.7、高1.4米。石刻“蚕桑十二事图”,用阴刻线描手法,以连环画的形式,再现了我国古代栽桑、养蚕、缫丝的整个蚕桑生产过程。图中人物姿态各异,构图精美,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,印证了我国古代“民重蚕事,衣食无缺”的重农桑传统,是研究蚕桑、纺织的重要资料,具有重要的科学、艺术、研究价值。

  “蚕桑十二事图”已载入《中国纺织史》和编入有关大学教程,拓片保存于杭州丝绸博物馆。

  除此之外,皇泽寺内的武氏家庙、五佛窟、迎晖楼石窟群、写心经洞、历代碑刻等景点和寺内珍藏的战国巴蜀青铜器、精美华贵的宋代瓷器等藏品都均具有极高的历史、文化、艺术价值,寺内的匾额、对联也为古寺增辉不少。

转发此文至微博 转发此文至MSN

留言板电话:010-82612286

  • ·
  • ·
  • ·
  • ·
  • ·
  • ·
  • ·
  • ·
  • ·
  • ·
  • ·
  • ·

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┊Copyright © 1996-2011 SINA Corporation, All Rights Reserved

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